2002年9月,“大眼睛”如愿考上大学,被录取为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生——这对于苏明娟来说,无疑是人生一个新的开端。跨入大学校园,意味着苏明娟多年的“希望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与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当然还有收费通知单。苏明娟在安徽大学第一年的学杂费,一共是5150元。为了给孩子筹措学费,苏明娟的父亲苏良友在金寨县城开了家小面馆,母亲也忙着在家乡桃岭乡张湾村收购板栗,但整个家庭的年收入仅1000多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外来资助,“大眼睛”仅依靠父母根本无力支付四年大学的学费。
然而,苏明娟上大学的消息一经披露,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纷纷捐款资助,使她终于圆了大学梦。目前,苏明娟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之余,苏明娟回顾多年的求学历程,深感自己的幸运和希望工程事业的神圣。于是,她诚恳地向中国青基会提出:请求停止中国青基会对作为“希望之星”的她所给予的在大学期间的相关资助,将这部分钱转给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苏明娟在10月12日的信中写道:“多年来,我受希望工程的关怀和帮助,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进入大学后,我应当学会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而这笔捐助款应当用到更需要它的贫困学生身上。”采访时,苏明娟说,上了大学后,她发现有些同学家庭生活条件同样艰苦,而她现在至少有希望工程援助学费,所以想在生活方面节约一点,把省来的钱捐给其他同学。
问及苏明娟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这种想法的,苏明娟说,从一本杂志上看到北京师范大学有个学生给中青会写了封信,表示自己已经在大学里勤工俭学能够养活自己,所以要退出援助计划。看后,苏明娟心里不能平静,想了几天后,一天晚上,她在教室里上晚自习时,就提笔给中青会写信。本来她以为这件事没有人会知道,没想到……
接到中国青基会转来的信件后,青基会的有关同志专程赶往安徽大学,就此和苏明娟进行了一次交谈。苏明娟十分恳切地说:“当年是解海龙叔叔的镜头选择了我,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进入大学的我应当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将来还要回报社会。我只是希望工程的一个个体,希望大家能关注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贫困学生。”她表示,现在除了学习外,自己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同时还担任了安大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组织部的副部长职务。长大了的她很想通过做家教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实现自我。
她的同学说,苏明娟在生活方面很会约束自己,她用的洗发水、香皂、牙膏等都是买最便宜的,床上除了放着几十本书外,惟一的装饰品是同学送她的一个中国结。吃饭就更节约了,她每次去食堂只买5角钱一份的蔬菜,再买2角钱饭,7角钱就是一顿饭了,从来不去光顾卖小炒的窗口。大家劝她别这样对待自己,她每次都不吭声,还是照样吃7角钱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