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报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16日 15:26 浏览次数:1652
No.A67590

在校学习各科知识,对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主要的,理应占较多的时间,诸如上课、预习、复习、做作业、实验等等。但是,这并不是说时间紧我们就无法安排读报时间。只要善于安排,完全能办到。比如睡前、饭后、课间都可以利用,关键在于坚持和安排得当。毛主席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很会抓时间读报,据他回忆,从1911年到1927年,就是没有上井冈山以前,他从来没有停止阅读北京、上海、湖南每天的报纸。人们熟悉的老作家孙犁同志,在县城读书时,每天坚持读报。他曾把报纸贴在墙上、棚顶,每天在睡觉前躺在炕上整个浏览一遍。据他回忆,这对他此后走上文学道路影响很大,几十年后他还念念不忘。虽然时间是个常数,但是抓得紧,等于延长了,抓不紧,就缩短了。

读报应做读报笔记,这是十分重要的。做读报笔记的第一步是摘抄。一般方法是把好的词、好的句子、好的段落抄下来。如有位同学抄《人民日报》“晨光短笛”栏中描写景物、刻画人物的部分,《北京晚报》中的“思想火花”,《中国青年报》中的“文学知识”就属这一类。摘抄要有选择,也要有重点,还要目的性明确。如果你摘抄书报时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应该及时纠正。

有的文章过长,时间又不允许,只摘抄一点又不能完整地记录文章的精华,最好采取第二步提要法。即用自己的话把其中主要的内容概括下来。当然对这类文章也可以采取你所使用的剪报方式,但剪报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摘抄,不能代替写提要。提要是在你理解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组织而成的自己的东西。只要你长期坚持读报,写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遇到剪报内容庞杂的问题。我们记笔记是为了用,不是“掉文袋”,这就需要讲点系统性。

因此最常见的第三步是分类、比较法。这种方法,就像会计的明细账目一样,分成科目类。马克思为了研究国家制度和私有制本质的联系,曾经在8个月的时间内,阅读了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波兰、瑞典等国家政治历史著作24部,做了分类抄录,终于得出不是从逻辑出发,而是从现实历史出发的正确结论:“整个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在分类基础上,可以再做些比较工作。比如,同是对李燕杰事迹的报道,《人民日报》就侧重他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突出他是“灵魂工程师”,而《北京晚报》则侧重他和青年之间的友谊,突出“我是青年师,青年是我友”的主题。经过比较,不仅能更全面地了解李燕杰,而且还会发现两家报纸的各自特色。

第四步,应该做综合工作。只有经过综合,才能有所提炼,成为结晶。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比如把《人民日报》一年来重要社论的题目做了汇集,也算一种综合。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一年来的变化,堪称是“大事记”。

第五步应该搞点评。在阅读、摘抄、分类、比较中,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对中国女排夺魁和中国足球失利有关文章提出自己看法就属于这一类。我们可以把点评理解粗浅一点,所谓“点”,是指重点,难点,疑点;“评”则是提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们是学习,不是注书,点评需要中肯简洁。

第六步是写感想、心得、体会。

以上,为了说明问题,我把它分为六步来谈,实际上,这六个步骤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是交错在一起的,究竟怎样更得心应手,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亲,发现文中的错误不要不好意思告诉我们,纠错成功,你将获得50~200个金星币的奖励哦~ 我要纠错

声明:本内容为金星教育原创或整理,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违者必究!

返回〖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