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六年级语文(上册) - 7 小英雄的故事—夜莺的歌声

第1题

朗读。

把夜莺与军官的对话找出来,分角色朗读,注意根据人物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特点。

解析 夜莺与军官的对话在课文的第一部分,分角色朗读这部分的相关段落,注意根据人物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突出人物的特点。读“夜莺”的话时,要读得童声稚气、天真活泼,从而体现“夜莺”的机智,而军官总是想从“夜莺”口中得到什么,他的话语中有诱骗,有恐吓,因此他的话要读得狡诈、阴冷。

答案 “村子里/就剩下你了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着呢。∥倒是我一个!”

“你/坏家伙!”“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

“人↗哪↘?战争一/这里就没有人了。”“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来了↘,↗来了↘。’——就⌒跑了。”

第2题

思考与交流。

1.浏览课文,捕捉下列信息。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

(2)“夜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夜莺”?

(3)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结果怎样?

答案 (1)故事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村庄的山林里,人物有“小夜莺”、德国兵、苏联游击队员。(2)“夜莺”指的是一个苏联的小孩子,因为他通过学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员报信,所以大家称他为“夜莺”。(3)课文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作“夜莺”的孩子协助游击队员歼灭一伙德国兵的故事,表现了苏联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讨论。

课文中两次提到孩子穿着绿上衣,坐在河岸边削什么东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答案  课文中两次提到孩子穿着绿上衣,坐在河岸边削什么东西,这样写使得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全文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同时最后两个自然段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偶然。“小夜莺”是在村口放哨,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特殊方式。这样前后照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对后来故事的猜想:小男孩继续利用学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员报信,歼灭了一伙又一伙的敌人。

第3题

拓展与运用。

1.借助课文中的素材,整理出小夜莺的“肖像”。想一想,雨来与夜莺这两位小英雄,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小夜莺”和雨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机智勇敢、不畏惧敌人,都有一颗浓浓的爱国之心。但具体上又有着不同,如:“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一词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很镇静、坦然,用孩子的天真、幼稚迷惑了敌人,使敌人不对他产生怀疑。又如,当敌人问“小夜莺”“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的时候,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怎么会不认识”,“很有信心”使他顺利地为敌人带路。但当敌人问“小夜莺”“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等话时,“小夜莺”故意装糊涂,岔开话题。“小夜莺”为敌人带路途中的一系列动作行为,是以孩童的顽皮掩盖了自己的真正目的,使敌人对他放松警惕,不时地变换鸟叫声也使敌人麻痹。这些句子都集中体现了“小夜莺”的胆识和机智。而雨来,则在敌人各种诱惑和威逼下决不屈服,在被拉出去枪毙时,利用自己水性好这一特点,保住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或举办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会。

解析  通过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能够进一步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及故事,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首先,选好演员,做好角色分工和合作,并制作道具;其次,表演中,应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拟好人物的台词,可以创造性地改编台词,只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即可。如果办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会,则需要广泛搜集小英雄的故事,并整理成自己的话,再讲给大家听。

第4题

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解析  读这些词语时,要注意“模范”的“模”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mó,不读mú。写时,要注意“毁”左上部的第三笔是横;注意“聚”下部的写法,左边是两撇,要写全。

答案 垂头丧气: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婉转:形容声音曲折、优美、动听。

表达 简洁也是美

范文

缩写《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的雨来,游泳本领高,经常在还乡河中嬉戏。

秋天时,雨来的爸爸、妈妈让雨来上夜校,跟老师学习知识。

有一天,交通员李大叔匆忙地跑进雨来家,躲进伪装的地洞里。雨来帮了李大叔的忙后就机智地往后院跑,可还是被可恶的敌人抓住了。敌人用糖果和金戒指引诱雨来,想从他的口中得到李大叔的消息,但雨来坚决地拒绝了敌人。敌人见雨来不肯透露李大叔的消息,很生气,便开始残忍地毒打他,但雨来坚强不屈,始终都没把李大叔的消息说出来。敌人知道已经无法从雨来口中得到李大叔的消息了,就打算把他拉到还乡河岸边枪毙。

不一会儿,枪响了。村里的人伤心极了,含着眼泪寻找雨来的尸体。在还乡河下游,雨来突然从芦苇丛中探出头来,原来他趁敌人不注意时跳入河中快速地游走了。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