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六年级语文(上册) - 1 开国大典

第1题

默读课文,按照课文顺序,仿照例子填写能概括开国大典场面的语句。

解析 先通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然后根据练习提示从第4自然段“群众队伍入场”开始,想想《开国大典》写了哪些场面,并仿照例子的短语形式练习概括,理清重点部分的思路。

答案 (群众队伍入场)——(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第2题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和括号中的词语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会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30万人的目光一齐(瞧着)主席台。

(3)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肃立,一齐抬起头,(看着)五星红旗。

(4)两股(人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解析 这道题的设计目的是在比较中体会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首先要吃透作者的表达意图,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语,最后互换词语,与原句进行比较、辨析,找出差异,比较优劣,从而体会其作用。

答案 (1)“直奔”会场比“走向”会场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心情。

(2)“投向”主席台比“瞧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的心情。

(3)“瞻仰”五星红旗比“看着”五星红旗更能表现人们崇敬的心情。

(4)“洪流”比“人流”更能表现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体现了人们仍沉浸在幸福、兴奋的情感中。

第3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解析 本文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因新中国诞生而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朗读的总体基调是庄严、兴奋、激动、自豪的,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语调也略有变化。如,第1自然段适合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朗读;第6~8自然段适合带着无比激动和无比自豪的心情来读,语气是欣喜若狂的,其中毛泽东主席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读时语调应高昂,情感要饱满;阅兵和游行部分宜采用高昂、明快的语调朗读。朗读时,要入情入境,感情真挚。

第4题

读下面的句子,了解排比的特点和作用,再背诵下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读下面的句子,了解排比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 排比就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成分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用排比说理,可达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如本文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就是典型的排比句,形象地说明了这宣告、这声音传遍祖国各地,层次清楚,节奏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2)再背诵下来。

解析 首先理解这句话的主要内容——主要写毛主席庄严的宣告传播的范围和全国人民的反应,然后弄清祖国几处标志性地域,最后抓住排比句的特点,多读几遍就能背诵下来了。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