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 2 枣核
第1题
默读课文,说说“我”在旧时同窗的家里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答案 看到:三层小楼,后花园(垂杨柳、睡莲池、假山石、小凉亭、一座红庙、白塔、“北海”)。听到:朋友家庭成员的情况,朋友精心布置后花园的原因,枣核的用途。
第2题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递过去。他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托着贵重的珍珠玛瑙。
(2)……我心上总像是缺点儿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3)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答案 第(1)句把“枣核”比喻成“珍珠玛瑙”,写出了朋友对枣核的珍惜和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第(2)句“像”的后面是好友的心理活动,抒发朋友思家乡、恋故土之情。第(3)句写出了“我”的朋友虽然改变了国籍,但是那一腔的爱国情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同时,这句话也点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国籍怎样改变,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都不会变,对故土的依恋也永不会变。
第3题
讨论:课文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答案 文章以“枣核”为题,十分简洁形象。首先枣核是游子在异国他乡精心布置的家乡景观的典型代表;其次,枣核又是事情的一条引线:动身访美前,好友托“我”带枣核,“我”对枣核的用途心存疑惑——来到美国,与好友在车站相见,他把枣核托在掌心,对用途却避而不谈——来到朋友家,“我”踏访后花园,终于明白了枣核的用途。另外,以“枣核”为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有急切往下读的欲望。
第4题
读读写写。
殷切 倘若 精致 匀称 睡莲 机械
泛舟 国籍 依恋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感慨良深 不约而同
解析 朗读时,注意“倘”读tǎnɡ,不读shànɡ;“称”是多音字,在“匀称”一词中读chèn;“睡”读shuì,不读suì。书写时,注意“殷”的第二笔是竖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