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
第2题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的词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答案 这两句话中的“终于”不能省略。第(1)句中“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在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们的理解和关爱。第(2)句中“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这两句话中的“终于”如果省略了,不仅语气上显得平缓,表意上也失去了强调的作用。
第3题
读巴金爷爷的信,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
解析 本题其实是要求写《给家乡孩子的信》的读后感。要想把得到的启示表达得更明确、更深刻,道理阐述得深入浅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先读懂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懂文章内容,要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要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还要看看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整理。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把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做上记号,把印象最深的地方作上眉批,及时写下自己的体会,然后整理出重要的几点。
(3)把感受写明白,写具体。
在读懂文章,整理体会的基础上,开始写读后感。可以用归纳要点的方法分几个方面谈感想,也可以采取边读边体会的方式写作,还可以先总的谈感受,然后着重谈几点具体的感想。
答案 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巴金老人的人生信条像航标灯,点亮我们心灵里的黑暗角落,引导我们走向光明!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自认为“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其实他的一生并不平凡。他用作品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他活着就是要给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是伟大胸襟和高尚灵魂的体现。
一个人生命中的时间、精力、同情及爱应该用在何处呢?巴金认为要让生命开花——为别人花费它们,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读到这里,我们怎能不为他的人生信念而深表钦佩呢?
让“生命开花”,是为了让“生命结果”。一个人生命的长短,是无法用“年龄”来衡量的;一个人虽然长命百岁,却只是为自己而活,一生只是索取,这样的享受人生,能算“生命开花”吗?能算“生命结果”吗?雷锋,只活了二十二年,能说雷锋生命的“过程”不是轰轰烈烈的吗?能说雷锋生命的“过程”不是大有作为的吗?能说雷锋生命的“过程”不是光彩照人的吗?
一个让“生命开花”、让“生命结果”的人,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评价一个人的一生时,有两种说法:一是这个人活得值;二是这个人活得不值。什么叫“活得值”?就是这个人让“生命开花”、让“生命结果”。说白了,就是这个人的一生不仅有所作为,而且大有作为。什么叫“活得不值”?就是这个人是个“白吃干饭”的,对社会、对周围的人、对亲戚、对朋友,只知索取,从来不讲付出和奉献。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在于索取。只有把奉献作为人生追求的人,才能活得坦然。这样的人,纵然“死”去,依然会活在人们心中;相反,那些只为自己而活的人,纵然是活着,也会被人“忘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命的“过程”更加精彩,死后不被人们忘记,那你就应该像巴金老人一样“多付出、多奉献”,做高尚的人,虽然“辛苦”一生,但是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富有的,生活也充满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