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 有故事的成语
第1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解析 这篇课文是成语词串,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单个字读,然后按成语的结构连起来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成语词串的韵律美。在熟读并了解词义的基础上,再试着背诵。
答案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背水/一战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第2题
填一填,读一读。
( )父追( ) ( )薪( )胆
愚( )移( ) ( )水( )战
解析 熟悉课文之后,试着完成填空练习。填写时,一定要把字写正确。成语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其他字代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语的意思准确无误。先填写,然后与课文核对。记住,写错的字一定要多写几遍,争取下次写正确。
答案在这里
(夸)父追(日) (卧)薪(尝)胆
愚(公)移(山) (背)水(一)战
第3题
把你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
解析 老师应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拓展一些有故事的成语。也可以让大家查找成语故事,并认真阅读。利用课堂时间,让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以达到监督检查的效果。
答案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呢,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这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终于写成了文学巨著《三都赋》。
《三都赋》受到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涨。
故事出自《晋书·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流传广泛。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