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下册) - 1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1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解析 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充满怀念、热爱与敬仰的。第一部分要饱含深情,朗读时,语速稍慢,语调低沉。其他部分也要带着对往事怀念、追忆的感情来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语调平稳,只是在个别段落稍有变化。如伯父笑谈“碰壁”抨击旧社会这一段,可以读得诙谐幽默一些,语气活泼,语调上扬。“我”的语言要显出天真幼稚,语调高昂活泼。朗读伯父救护、帮助车夫和关心女佣阿三这两部分时,语气要深沉凝重,语调低沉,语速稍慢,从中受到感动,进而产生敬仰之情。

答案 

第2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 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时间的词句,如“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次、有一天黄昏时候、伯父逝世以后”,概括课文回忆了几件事。再抓住每件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鲁迅先生的品质。最后概括总结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笑谈“碰壁”抨击旧社会;热心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阿三。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第3题

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解析 编写小标题是要求把课文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标题的形式准确地概括出来,语言要简练。小标题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短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词句。

答案 一、深切的怀念;二、谈《水浒传》;三、讲“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

第4题

联系上下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句子的含义。

(1)“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2)“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答案 (1) 突出伯父的和蔼(ǎi)可亲。伯父的话表面上是夸自己,实际上是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kān)。伯父在教育“我”的同时,还不忘注意方式方法,写出了伯父对下一代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爱。

(2)“四周围黑洞洞的”,指当时社会的黑暗;“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这句话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动统治的憎恨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3)这段话着重描写了鲁迅先生的神态和动作,反映了鲁迅先生此时的心情。今天救助的车夫只是千千万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穷苦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他们的不幸是当时黑暗的社会和国民党反动势力造成的。想到这些,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旧社会的憎恨,一齐涌上心头。

第5题

读读写写。

追悼 水浒传 囫囵吞枣

解析 “追悼”的“追”读zhuī;“水浒传”的“浒”读hǔ;“囫囵吞枣”的“囫”读hú,不读hū。“枣”第三笔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用心体会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再摘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答案 (1)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从“扶、蹲、半跪、夹出、洗、敷、扎”等一系列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伯父和爸爸对车夫的救助是非常尽心的。要知道鲁迅在当时是一个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学者,而被救助的是一个贫穷的车夫。两个人的地位、身份这样悬殊,又无亲无故,素昧平生,但鲁迅在给车夫包扎伤口时,却那样精心,没有一点儿架子,每一个动作都浸透着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他深深懂得劳动人民的贫困和痛苦,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减少他们的痛苦。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从“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神态、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此时的心情是沉重的。鲁迅先生由这位车夫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民,他们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他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民的痛苦,此时严肃的表情、无言的动作说明他内心是多么不平静,对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无比憎恨一齐涌上心头。

◆阅读链接

(原文略,见教材88~89页)

帮你释词语

①〔轻捷〕轻快敏捷。②〔灵堂〕停灵柩(jiù)、放骨灰盒或设置死者遗像、灵位供人吊唁的屋子(一般是正房)或大厅。  ③〔帷幔(wéi màn)〕帷幕。④〔鞠躬〕弯身行礼。⑤〔工友〕旧时称工人,也用于工人之间的互称。

一起来阅读

本次阅读链接节选了两篇著名作家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篇是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另一篇是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回忆鲁迅先生》的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写了鲁迅先生的笑,抓住了他的笑是从心底涌出来的,是真诚的,是明朗的这个特点。“笑得连烟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这些描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亲切可信。这样的笑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反映了他性格的率真开朗。

第2自然段写鲁迅先生走路的特点: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抓”“扣”“伸”这些动词用得很贴切,很传神。“戴帽子”与“起步”同时进行,鲜明地反映出鲁迅不拖泥带水的性格特点。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逝世后,有许多人著文缅怀他的高风亮节。1936年,巴金还是一个进步青年,他深深地敬爱着鲁迅先生,参与了悼念鲁迅先生的活动。《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一文以客观的叙述为主,深切地表现了各界群众对鲁迅先生的哀悼之心和悲痛之情。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道,他写下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但正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让人“永远不能忘记”。一生为国为民的先生生前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爱,死后自然会备受尊崇。本文节选的是第2~5自然段,描写了秃顶的老人、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小学生、工友、盲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的情景。除了这些人,还有邮差、小商人、小店员、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这些来最后送别鲁迅先生的群众无不怀着最深厚的敬仰之情,他们都是受了“一颗心的牵引而来”,克服了各种困难而来,流着眼泪而来,带着哭声而来,完全是因为热爱鲁迅先生而来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不管是对反动派的斗争,还是对普通群众的关心,或是对进步青年的扶持,他都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做着最坚强的努力和最无私的奉献。“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人民心里,鲁迅先生永垂不朽!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