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下册) - 1 革命岁月 井冈翠竹

第1题

朗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侧重描写,第五自然段侧重记叙,第八自然段则侧重抒情、议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不同的表达方式。

解析 无论是描写、记叙,还是抒情、议论,在朗读时都应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语气、语速、语感,从而感受井冈翠竹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如描写部分,作者用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井冈翠竹的外形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读这一自然段时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使人如临其境;记叙部分是作者对翠竹作用的叙述和交代,要读出几个反问句强烈的语气,正常语速即可;而抒情部分则要语气铿锵、饱含深情地把翠竹坚贞不屈的精神表现出来,语速稍快,读出顶真修辞方法的急促感。课文中这几个部分的叙述,情感是递进的,从外形到作用,再从作用到精神,读全篇时,要注意把握。

答案

朗读符号说明 /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较长;⌒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表示重音;↗↘分别表示声调微升和声调略降,突出抑扬顿挫感。

注:本册书一律采用此种朗读符号。

第2题

思考与交流。

(1)作者为什么说“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呢?

解析 理解这句话时,要联系井冈山具体的自然环境和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再结合课文的描述,主要是第五至十三自然段的描述,具体感受翠竹的作用。

答案 因为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象征着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所以说“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2)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①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ào)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②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③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ɡàn)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解析 反复读这几组句子,首先要读懂这些句子都写了什么,其次抓住这几组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比如第①句中的“修直挺拔”“密密麻麻”“亭亭玉立”等,最后通过品味这些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井冈翠竹的神采。

②运用顶真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井冈翠竹的坚贞不屈。

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新时期翠竹的奉献精神。

第3题

拓展与运用。

(1)走进井冈山。搜集讲述井冈山地区的革命故事,或欣赏有关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歌曲。

解析 《走进井冈山》介绍的是井冈山的自然情况以及井冈山的特殊历史。了解这些之后,可以阅读有关井冈山的书,可以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搜集其他讲述井冈山地区的革命故事或者有关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歌曲,继续了解井冈山,了解井冈山背后的革命精神。

答案 

龙源口大捷

1928年6月中旬,蒋介石调动湘赣两省兵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剿”。为了打破两省敌人的“联合进剿”,毛泽东、朱德命令红军主力退出永新,集结到宁冈,同时命令红军三十一团佯攻湖南酃(línɡ)县,既迷惑江西之敌,又牵制湖南之敌。这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个团,击溃敌人2个团,缴获枪数百支,敌军首领负伤逃跑。红军在地方武装及永新广大群众的有力配合下,胜利地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的“联合进剿”,取得了根据地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从而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永新,至今还流传着赞颂“龙源口大捷”的民谣:五月里来是端阳,七溪岭下摆战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

(2)朗读与背诵。

(原词略,见教材6页)

解析 朗读这首词,要注意“重”在本词中读chónɡ,不读zhònɡ。熟读成诵,首先要多读,在读中理解和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意境。其次要掌握这首词的层次。词的上阕写敌我情况,下阕写敌败我胜。背诵时,要抓住词中的关键词语,如“山下、山头、敌军、我、早已、更加、黄洋界、报道”,这样能提高背诵的速度。

答案 

 

第4题

积累。

(1)读一读,写一写,再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解析 在读时应注意“成年累月”中的“累”是多音字,在这里读lěi;“血雨腥风”中的“血”也是多音字,在这里读xuè。写这些词语时,要注意“叠”的上半部分三个“又”的最后一笔都是点,不要写成捺;“贞”的最后一笔也是点。

答案 郁郁苍苍:黄昏时分,郁郁苍苍的群山沐浴在绚烂的霞光里,真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啊! 殷切:请你不要辜负了父母的殷切期望。

(2)背诵本课的第二、第五、第八自然段。

解析 首先要明确这三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其次了解它们各自运用的表达方法。比如第二自然段,主要把握这个自然段的描写顺序,即由远及近的顺序,其次了解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第五自然段同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连续使用了五个“用它”,并且段落前后各用了一个反问句;第八自然段中第三句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第四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方法。把握这三个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可以增强记忆,提高背诵的速度。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