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下册) - 3 科学家眼中的动物 蜘蛛

第1题

思考与交流。

(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结合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称蜘蛛是最聪明的。

①令我惊异的是,那只蜘蛛当时立即冲出,不到一分钟,就织成了包围俘虏的罗网,仅一会儿工夫,苍蝇的双翅就停止了扇动。

②当发现自己制伏不了对手,它就立刻主动上去解除紧紧束缚对手的丝线,放走了这个强大的敌人。

解析 ①写的是蜘蛛捕食的情形,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蜘蛛在面对可以制伏的猎物时行动迅速敏捷、出手果断。②写的是蜘蛛斗敌的情形,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蜘蛛面对强大而不能制伏的对手时,主动放走对方,以免受其害。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这些词语,感受蜘蛛的聪明。

答案 “不到一分钟”“仅一会儿”就完成了捕食的整个过程,而当它发现遇到了强敌,“制伏不了”,便“立刻主动”“解除”束缚,“放走了”强敌,“立刻”说明没有丝毫犹豫,这是明哲保身,从中可以看出蜘蛛是最聪明的。

(2)结合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一边画图一边讲述:蜘蛛是怎样结网的?蜘蛛结成一张网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再想一想,作者能这样细致、具体地写出蜘蛛的结网过程,他是怎么做的?

解析 画图前,要反复朗读相关的句子,如“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等,同时体会作者观察蜘蛛结网是多么细致。

答案 ①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地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②蜘蛛结网,需要依靠墙或房檐等物体,还需要蛛丝,蛛丝是从蜘蛛的身体里产生的,不像蚕丝那样,是从蚕的口里吐出来的。蜘蛛的腹部末端有三对突起的“纺绩器”,顶上有很多细孔。蜘蛛腹部里面有许多小丝腺,这些小丝腺里含丝液。这种丝液由“纺绩器”顶上的细孔流出,一遇空气,立刻硬化,变成细丝。③作者把结网的过程写得如此详细,是长期、细致观察的结果。

第2题

拓展与运用。     

(原文略,见教材24页)

这是中国生物学家周建人笔下的“蜘蛛”。请你也找一些这样的文章读一读,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观察蜘蛛,比较一下它们与文中的蜘蛛有什么异同。

解析 关于蜘蛛的文章,可以从专门的动物常识或者科学类的书籍中搜集,也可以去网上查找;观察蜘蛛时要有耐心,更要细心,可以同时写观察记录。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真实,不能以想象替代科学事实。

答案 见过蛛网的人,可能会因为蛛网的结构完整而认为蜘蛛在织经线时一定是一根连着一根织。其实不然,蜘蛛织网时,会先拉好几条经线,然后跑到另一端,重复同样的动作。

蜘蛛织网的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它依照顺序编织经线,很可能无法顾及全局,容易使网偏向一边,但是从两头平均拉扯经线,却能使网线绷得更紧,分布得更均匀。

由于蜘蛛结网时跑来跑去,很多人以为它们结出来的网一定会偏向另一边,等到作品完成时,人们才发现原来蜘蛛网是如此完美的艺术品,不禁大为叹服。

第3题

积累。

写一写,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妨碍”和“毅然”各写一句话。

解析 写这些词语时,要注意“躯”的最后一笔是竖折,“侵”右上部的“彐”要写得扁些,“翼”上面的两个“”都不要写钩,“擒”注意最后两笔是撇折、点。理解词语时,可以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也可以做动作来理解,还可以结合平日里的积累来理解。理解了词语,写句子就不难了。

答案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例句:那天虽然天气不好,但一点儿也没有妨碍会议的按时召开。〔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伪装〕假装;隐蔽真实面貌。〔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计谋〕计策;策略。〔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例句:他毅然放弃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