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下册) - 4 生活的启示 风筝

第1题

思考与交流。

(1)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会想起一件什么事呢?

答案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会想起自己因为风筝与小兄弟发生误解和冲突的往事,内心一直充满了愧疚。

②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到底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解析 主要针对课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仔细体会作者当年所做的事,再联系“虐杀”一词的意思,感受“这一幕”背后的含义。

答案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如此无情地践踏,并“傲然”离去的神态,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被糟践的虽然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还有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童心。“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希望他有出息,这种“虐杀”的行为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但喜欢游戏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这种“虐杀”无疑是在扼杀小兄弟的天性。

(2)读下列句子,说一说你的体会,并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联系。

①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②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解析 这两句话,一句是开篇的话,另一句是结尾的话,两句话都提到了“严冬”“肃杀”,联系当时的背景,以及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体会这两个句子的联系。

答案 见第2、12自然段句解。这两句话前后呼应,进一步道出作者无法弥补自己过失的悲凉。

第2题

拓展与运用。

(1)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联系你做过的最难忘的游戏或最喜欢的玩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解析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学以致用。关于课文中的这句话,要结合自己平时喜欢玩的游戏或玩具,说说它有哪些玩法,如何玩,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乐趣等,进行体会。

答案 游戏或者玩玩具是孩子与外在世界沟通的桥梁,它不但能够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还能满足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其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孩子在玩的时候,是主动的、全身心的投入的,因此,游戏或者玩玩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真正地玩出智慧,玩出属于自己的个性。比如游戏“石头、剪子、布”。先用“石头、剪子、布”决出胜负,然后让输的人去抓你,如果你在被抓住前及时地说出规定好的三个字,就不算输;如果还没说出那三个字就被抓住了,那么你就算输了,就该轮到你去抓别人。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不但增进了感情,还锻炼了身体。课间玩耍不仅能够缓解我们上课时的疲劳,还能够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

(2)请你课后找一找鲁迅的作品读一读,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解析 鲁迅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散文、杂文等。阅读时,一方面要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当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选择思想内容深刻的来读;另一方面,鲁迅的文章一般都带有很强的时代烙印,有一定的难度,除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需要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之外,还要解读具有深刻含义的主题。所以必要的辅助资料不可少,可上网搜集、查阅相关书籍等。

第3题

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的词语。

解析 读这些词语时,注意“伶仃”的“仃”读dīnɡ,不读tīnɡ;“嫌恶”的“恶”是个多音字,这里读wù;“惩罚”的“惩”读chénɡ,不读chěnɡ;“虐杀”的“虐”读nüè,不读niè。书写时,要注意本课生字“憔”“悴”“嫌”“柄”的写法,尤其是“嫌”字,注意右半部分是“兼”,不能写成“秉”。理解这些词语,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如“虐杀”一词,本义指虐待而致死,但在文中指的是“精神的虐杀”,作者把自己无情地践踏风筝,并“傲然”离去的神态,称之为“精神的虐杀”。

答案 对词语的理解参见“字词批注”。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