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全练全测 - 第五单元全练全测

第一题

sǎn nàn sù jiàn cháo shè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志在 沙 石 沙漠 始终 忍 重 义 反 自 息 坚定 

1.自强不息 

2.志在千里 

3.始终如一

第五题

1.节约 

2.成功 

3.高大

第六题

1.扇子 小船 

2.小海鸥发现了船。 

3.我们都围了上去,想看个究竟。 

4.去掉“快速”。

第七题

脚掌 驼峰 睫毛 外表 实质 拟人化

第八题

1.愤怒得蹦跳呼喊,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大怒大吼的样子。 形容谈话兴致高,气氛活跃,又有风趣。 

2.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3.筑高 撑牢 谈笑风生 有了气象卫星的报告,人们早就知道台风要来了 

4.B

【解析】2.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由此可知“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这句话是比喻句。

4.面对台风的狂暴和气势汹汹,卫星却非常自信和坚定。所以“自豪”一词表现出了气象卫星的自信。

第九题

1.对因特网感兴趣并经常上网的人

3.遭到拒绝,落得没趣 燕子的问题正是鲤鱼忌讳的,所以她被拒绝了 

4.电网、交通网、关系网。(答案不唯一)

【解析】1.从“如今人人都上网……四处寻找‘网虫’”这句话可知,燕子寻找的“网虫”是指对因特网感兴趣并经常上网的人。

2.抓住燕子、鲤鱼、蜘蛛、山雀的语言,仔细分析可知,燕子说的是“因特网”,鲤鱼说的是“捕鱼网”,蜘蛛说的是“蜘蛛网”,山雀说的是“食物网”。

3.“碰了一鼻子灰”的意思是比喻遭到拒绝,落得没趣。联系上下文可知,燕子说的“上网”正是鲤鱼忌讳的,所以她被拒绝了。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即可。

第十题

【写作指导】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也可以介绍端午节的风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范文】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过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小学教材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