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家世代行医,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李时珍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那时候,行医是受人鄙视的,李时珍的父亲不愿儿子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有一回,父亲给人看病,遇到一个疑难问题,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这时,李时珍轻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刚好对症。从此,父亲便不再反对他学医了。
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药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书。
为了编撰(zhuàn)新的药书,李时珍不仅“搜罗白氏”,而且“采访四方”,深入实地进行调查。他“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dì)视”,理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问题。
当时,人们把蕲(qí)州产的一种白花蛇叫作蕲蛇,这种蛇入药,对治疗风痹(bì)、惊搐(chù)等很多病都有特效。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会中毒死亡。蕲州那么大,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龙峰山地形复杂,灌木丛生。蕲蛇藏在灌木丛中,很难捕捉。李时珍追根究底,非要亲眼观察蕲蛇,他不顾危险,请捕蛇人带他上山。在捕蛇人的帮助下,李时珍终于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其他白花蛇的不同之处。这样,他关于蕲蛇的描述,就更加清楚、准确了。
中医以穿山甲的鳞甲入药。有的药书上说穿山甲白天爬上岩石,张开鳞甲装死,引诱蚂蚁进入甲内,然后闭上鳞甲,潜入水中,再张开鳞甲,等蚂蚁浮出水面后吞食。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是掘开蚁穴进行舐(shì)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这样,李时珍弄清楚了穿山甲吃蚂蚁的真相,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说法。
李时珍认为,使用药物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有半点马虎。一些拿不准的问题,他总要通过实验得出可靠的结论。
李时珍听说曼陀(tuó)罗花有麻醉作用,可是不知道服用多少才算合适。一天,他称出两份曼陀罗花药末,一份备用,一份吞服下去。吃完药,李时珍对徒弟说:“等会儿药力发作,你用针扎我身上的穴位,用刀子在我手上划,看疼不疼。”徒弟含泪点点头,他知道这种麻药吃多了是会致死的!过了一会儿,李时珍觉得有些头昏、心慌。于是,他示意徒弟动手。可是,当徒弟用针扎他时,疼得他立马把手缩了回去。李时珍知道,药力还不够。他又服下了另一份药,不一会儿,他觉得天旋地转,接着就昏过去了。这下,徒弟再用针扎、用刀尖划他的皮肤,他也不知道了。就这样,李时珍终于摸清了服用这种麻药的分量。
为了采药,李时珍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进了药材丰富的老林子,他经常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晚上寄居在药农沿山壁搭起的窝棚里。他不怕困难,不辞劳苦,搜集了种类繁多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他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医药学知识,其中很多都是书本上没有的。
经过二十七年的努力,凝结着李时珍一生心血的巨著——《本草纲目》终于写成了。全书共五十二卷,记载的药物近两千种。每种药物都详细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和采集、制作方法。书中还收集了一万多个药方,并附有大量插图。这部伟大的著作,把我国药物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来,《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直至今天,仍享誉(y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