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小学生中的“自我中心”、不合群体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适应群体的素质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群体是一种人群的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个体的思想、行为水平影响着群体的质量,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又制约着个体的发展,所谓适应群体的素质,就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善于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并使之处于和谐、融洽的状态之中。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成员单一,住宅单元式多,兼之有的家长对子女限制过多,不让子女自由活动,过分强调子女“听话”、“安静”,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的不良习惯。
人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不管你自觉与否,个人都得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发生关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和学会做人,适应群体,是保证学生在群体中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矗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片面健康应该包括三要素:无躯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如果现在忽视了对中小学生进行适应群体素质的培养,就会直接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群体生活的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性、集体感。家庭,是培养学生群体素质的重要阵地,家长不应该把孩子成天禁锢在家里,而应支持孩子和其他邻居孩子交往,与他人和睦相处,并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家庭教育,都应该做到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生本人发展的需要,共同培养学生适应群体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