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人才培养中越来越重要,加强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势在必行。中学生心理卫生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采用各种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维护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科学,我们在中学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健康心理卫生教育的可行性做法,在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环境,使全班同学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施心理卫生教育的一个实验班级在学校的目标管理评比中,综合评分名列前茅。全班57人有47人评为三好学生,期末总成绩居全年级10个班之首。实践证明,将心理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不仅可行,而且效果明显。
一、通过学生的周记,对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整体性监控和诊断,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心理教育。
中学时代是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中学生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和心理都在如速成长和发展,身心快速发展中却时有矛盾和困惑,再加上高考激烈的竞争压力,急需得到心理卫生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保剑然而中学生又常常不愿轻易将心理的困惑和矛盾展示出来,而是闷在心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其正常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注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次大的活动在其心理中引发的不同程度的反映,除了事前作出积极的预测外,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周记,调查研究学生当时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调整,避免产生不良后果,使班级健康有序地发展。例如高二文理分班,重新组合的班级,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每个同学心理适应方面都面临一次考验,因此各种心理情绪在教师定题的周记中反映出来:新来的同学,有的反映出孤独压抑的情绪,认为原来班的同学瞧不起自己;有的同学整天独来独往、闷闷不乐;有的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听课学习。一些老同学又认为新来的同学沉默寡言,不好交往;有的优秀生担心新来的优秀生会把自己比下去,感到压力很大。面对学生周记中反映的种种心态我们利用班会活动,让新来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特长、爱好,希望;调换座位时,有意识地把新老生混合安排,注意把个性心理特征类型不同的同学安排在一起,让开朗的同学影响内向的同学,并通过校运会、篮球、排球比赛以及文艺演出活动;增强同学彼此的了解,化解种种猜疑,解除种种隔阂、顾虑,从而使得团结乐观的心理取代消沉压抑的心理。全体同学的心态情绪得到调整后,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不仅在校运会获得精神文明奖,在文艺汇演中也获得优秀节目奖。可见,通过周记发现学生的心理矛盾,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是心理健康教育惨透到班级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之一。
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卫生教育,既要注意“面”,更要注意“点”。
对班级出现典型的心理失常学生,要及时地疏导、教育,防止个别不健康情绪的扩散到整体,保证全体同学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中学生正处在情绪变化比较激烈的时期,不良的情绪不仅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及优良性格的形成,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忧郁、愤怒、恐惧、过度紧张等都会引起机体生理紊乱,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如果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导致疾病;烦恼、厌恶、紧张状态下,思维会变得僵化,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事物感知不深,记忆不牢。因此当发现个别学生反常情绪时,班主任要及时地帮助他改善。例如,班级中新来了一位个性较强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改变不适应,常与座位周围的同学发生摩擦,先后有3位同学要求换座位。同学不小心弄脏他的课桌没有及时擦干净,他便大发雷霆,认为是同学故意所为,骂声不止并毁坏班上公物,在班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反感。面对该生反常心理表现,班主任及时找他推心置腹的交谈,他一言不发却眼泪直流,仿佛受了很大委曲。第二天他给班主任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从我进这个班开始,总有被排挤的感觉,总觉得与这个班格格不入……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昨天的事……可以说是个人对现实不满的一种发泄。”这明显反映出该生调换班级后不适应,导致猜忌、怨恨,进而发展到攻击性行为。经过交谈,老师一方面帮助他端正对新环境、新同学的认识,调节情绪;另一方面,没有把这件事当作道德、纪律性质的问题处理,而是采取了宽宏大量的态度,不仅没有让他向全班同学检讨,反而向全班同学传达他愿意以自己的特长,在化学学科方面帮助同学的愿望,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他也在广泛地帮助同学的交往中消除了猜疑,?改善了不良情绪。在周记里写到“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和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的关系已很不错”。该生改善了情绪后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期末考试总成绩一跃为班级第6名。由于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互助带动了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受到各科任老师的高度赞扬。
总之,在实验班级我们通过周记、交谈、班会课和教学等方式和渠道,将心理卫生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获取了初步的经验。但这毕竟是素质教育中的新课题。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能力,让心理卫生教育之花,结出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人才的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