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点,以其高度的社会倾向性、高度的组织性和社会主体性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其他方式无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教育管理中,我们往往重视的是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而忽视师生间心理沟通的“柔”性管理,师生间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沟通,这直接影响着班级教育管理的过程效应。
首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引导、提高,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心理支配的。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集全体学生聪明才智于一体,将有助于建设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班级心理环境,对于青少年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完善个性品格,加快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至关重要。
其次,班级教育管理又时刻处于若干矛盾交织之中,存在着频繁的教育信息交流活动。若忽视必要的心理沟通,忽视学生个体在“内化”过程中的能动性,其教育信息就无法通过活生生的教育对象的接受、反应、内化、行动,难以产生心理共振效应,以致最终成为低效信息,许多矛盾也无法顺利解决。要争取教育信息的最大成效,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
一、心理投入是心理沟通的基础前提
心理投入,是班级内每个成员(教师和学生),出于对班集体事业的关心,以主人翁的态度为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心理状态。心理投入,从而产生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青少年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对教师的崇敬感和新切感,其教育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首先是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心理投入。班集体是一个“小社会”。生活阅力不等,环境影响不同,性格特征各异的青少年组合在一起,能否激发他们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投入。只有当师生在班集体建设目标上经过心理沟通,达到心理相容、认识一致时,师生才能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也才能达到班集体目标建设的整合。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那样,“在我领导的这个集体内,是互助气氛解决一切。我们大家都被联系到一件共同的事业上,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来推动这件共同事业。我们往往不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然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共同事业才能赢得胜利。”
实施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心理投入,既不是教条的、机械的,也不是“唯学生意志论”,它是从班级履行社会职能、维护社会规范,保证班级稳定性,促进班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属。
其次是对班级日常管理的心理投入,表现为建立班级良好人际关系中情感的投入。教师应对学生开诚布公地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以求得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情感的投入,避免师生间的相互猜疑,相互排斥、乃至相互敌视,为班级创造性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使班级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情感的投入,能进一步把握住潜藏在学生深层次意念中的思想脉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干扰:尖子学生去掉“自傲”,后进学生去掉“自卑”。教师应把学生作为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事。当学生感到学校的可爱、教师的可信时,身心就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提高活动效率。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种情感因素的集中反映,班主任应强化班级管理,重视情、理交叉感应效应。
实施对班级日常管理的心理投入,应避免其庸俗、不健康的投入。杜绝师生间的“称兄道弟”,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因为腐俗的心理投入,将致使师生间相互利用,把时间和精力都耗废在无原则的纠纷之中。
没有切实的心理投入,就无所谓师生间的心理沟通。
二、心理激励是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心理激励,实质就是从人们的内心世界强化人们的动机,改进人的行为,增强人的内驱力,使人朝着集体组织目标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心理激励包括内滋激励、外附激励两大类。
内滋激励,是人们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包括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责任感、光荣感、成就感等。内滋激励有助学生“开发自己”,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舞台激情”。虽然,班级成员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班主任应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内滋激励。第一,旁征博引激励法。几千年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史,造就了一大批“名人”;一部辉煌的中国革命史,又留下许多“伟人”的足迹。这些“名人”“伟人”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引导、影响作用。班主任必须取其精华,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内容,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心活力。让学生从“小胜”开始,逐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进而自己为自己喝彩,鼓掌加油。第二,尊重感化激励法。班级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在“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中,唯有用“灵魂去拨动学生的心灵”,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现能力的机会,“全面唤起学生的心灵”。对优秀学生,由于他们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富于拼搏,勇于克服困难,个体素质较好。班主任应从严要求,“响鼓也需重锤”,使他们“吾日三省吾身”,避免不良心理品质的产生。对暂时后进的学生,重在启发觉悟,拨动心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切他们、团结他们,鼓励他们前进”。班主任应立足于满腔热情地关怀,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一片真诚,在教师的耐心“感化”中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这对于后进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外附激励,是来自于组织力量的驱使,是通过组织的评比,奖惩而实现的。其最终目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外附激励包括精神激励(表扬、嘉奖、授于荣誉称号)和物质激励奖学金、奖励书籍、薄本等)两类。对学生而言,我们提倡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外附激励具有特定的规范性,以一定的组织标准为准绳,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因此在实施外附激励时,必须遵循公平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所谓公平性原则,指的是外附激励具有特定的规范性,以一定的组织标准为准绳。在同一标准之下,坚持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评比、奖惩。所谓时效性原则,指的是外附激励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才能发挥效能作用,若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就可能无效,比如表扬学生,就应该及时表扬,若延迟给予表扬,则失去激励作用,起不到“增力”的效果。
外附激励作为一种手段,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避免“误区”的产生。一是激励失度。外附激励必须适度,掌握分寸,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反对任意扩大,也反对有意缩小。名不符实的嘉奖,乱戴桂冠,只能给人以溢美之嫌,弄疑作假之疑,不仅不能起到鼓励作用,相反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信任情绪。二是褒贬互衬。实施外附激励必须周密思考、谨慎从事,认真考虑学生中的人际关系。那种采取褒与贬对比互为反衬的外附激励,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仅不能起到比学赶帮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学生之间的人际矛盾,造成部分学生不思进取的负效应,“对比只能增加两者之间的敌对情绪”。没有行之有效的心理激励,师生间的心理沟通就无法畅通,也就无法形成心理相容的班级心理环境。
三、心理平衡是心理沟通的最终目的
心理平衡,是指班集体中每个成员因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而产生的一种舒畅欢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健康向上的,有助于学生心理矛盾的解决,避免心理冲突和离心趋势。
(一)心理平衡以利于班级成员避免过度焦虑,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
焦虑过度,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由于“升学”的高压,学生时刻处在过度焦虑状态之中,极易导致认知水平失常,反应能力下降,尤其当紧张焦虑由意识层次转入潜意识层次时,会造成耳鸣、头晕、失眠等精神衰弱症。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就是患者的潜意识自我压抑,把心理冲突压抑在潜意识之中,久而久之,这些“心理内容”便积聚在潜意识里,到了一定时候,便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但当个体心理平衡时,就能积极地防止焦虑过度及其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因为平衡的心理状态易产生恬静的心境,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个人情绪,“胜不骄,败不馁”,并尽快地找到缓解精神紧张的途径,及时渲泄,排解自我压抑。
(二)心理平衡以利于班级成员安全渡过心理上的“断乳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断乳期”,是一个特定、特殊的阶段。其特征表现为:一方面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成人感”突出,渴望自主,独立。尤其不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小孩”看待,喜欢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幼稚的特点,偏激、易激动,好冒险,对生活充满幻想,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自己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特殊矛盾。面对这样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同时存在的特殊矛盾的时期,我们在充分发挥班级的集体功能作用下,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