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减少亲子双方不必要的矛盾,更可以有效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并且,父母还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成长做出正确的引导。
但值得父母们注意的是,沟通是一门家教学问,是要讲究一定原则和技巧的。与孩子沟通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有哪些?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与孩子沟通的基本原则
教育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与孩子沟通。提到沟通,很多家长常常会有这样的表现:高兴时,就和孩子多说几句、多表扬孩子几句;不高兴时,对孩子不理不睬,或者动不动就斥责孩子。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家长没有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素质,也就是根本没有取得上岗的资格。
教育,并不是家长随心所欲的事情,当然,与孩子沟通也是如此。家长只有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沟通效果。
家长不讲原则、不讲技巧的沟通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家长失去权威,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沟通。
我想起前几天在超市里看到的一个场景,我相信这个场景在座的各位或者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举例:商场哭闹,妈妈妥协)这位家长的教育方式就很不科学,在与孩子沟通时,她没有做到讲原则,一再地向孩子妥协。家长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哭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手段,只要你哭,你就可以得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东西。这种信息会极大地鼓励孩子的不合作行为,从而容易使孩子养成为所欲为的性格。
其实,孩子的任何一种无理要求,都能被家长带有原则性,又带技巧性的沟通方式所“征服”。例如,同样是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这位家长是这样做的:
孩子“妈妈,我想要这个玩具。
妈妈:我知道,你想把它带回家。但我们关于“玩具”的规则是怎么说的?
孩子:只有在生日或特殊节日里才能得到玩具。可是,妈妈,我真的想要这个玩具。
妈妈:这样吧,我答应你,在你生日时我会给你买这个玩具。今天我们的预算里还有一些钱,你可以买一只气球,或一块泡泡糖。你喜欢气球还是泡泡糖?
孩子:我要一块泡泡糖。
从这对母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家长懂得运用规定来约束孩子的无理要求,因为事先有约定,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就会少很多。有时面对诱惑,孩子会有意打破 “规定”,家长就要在坚守规定的同时,采用了灵活的方式来应对。例如,像刚才举例中的那位家长所做的,当孩子因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产生沮丧情绪时,这位家长采用提供其他选择的方式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转移了负面情绪,放弃了无理要求。
家长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或行为所左右,这就是与孩子沟通时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除此之外,家长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还有很多。在此,我把最基本、最重要的几条列出,供家长们参考。
一、用“爱”去读孩子的各种行为——关爱原则
你了解孩子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会这样回答:“当然了解,他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些我都了如指掌。”家长们都说了解孩子,但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不愿意与家长合作呢?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家长并不是真正地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就要在孩子与你说话时,正确认识孩子的感觉,同时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感觉,这样才能顺利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生活中,每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他们时常会向家长抱怨:“我很笨,我什么事也做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考虑,孩子实际上想表达什么,如何才能使他摆脱这种感觉呢?
孩子之所以说自己笨、丑或者坏,是因为有人这样评价过他,并且这种评价已经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家长想立刻改变这种念头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这时候,不要急于去说服孩子,而是耐心地让孩子知道,在家长心中他是很聪明的,无论别人怎么样评价他,家长都是爱他的。有了这种关爱,孩子的感觉就会慢慢发生改变。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儿子:我很笨!
家长:你真的有这种感觉,那你一定很难过了?
儿子:是呀
家长:那你在学校一定过得很不开心,因为你怕老师批评你,同学们嘲笑你。同学们的嘲笑让你抬不起头,让你不愿意跟他们接触......
儿子:是的,爸爸,这令我很伤心!
家长:我亲爱的孩子,你知道那些同学们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其实,你在爸爸心中是很聪明的,你忘了,我们俩玩智力游戏,你还常常超过我呢!
这种沟通方式可能也不能立刻改变孩子的看法,但却能动摇孩子内心的自我评价。他们会想:爸爸很了解我,他说我不笨,看来我真的不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笨。如果沟通出现了这种结果,这说明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亲子沟通。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古怪的精灵,他们经常会制造很多问题来为难家长,但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问题,家长用“爱”与孩子沟通时永远都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