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癸未羊年春节将至,但即将结束的壬午马年却没有“年三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潘必卿研究员说,这是我国农历历法按朔望周期编排的结果。
潘必卿介绍说,在时间的计量中,人们首先确定的是日、月、年,而不是时、分、秒。我国的农历就是根据“月有阴晴圆缺”变化周期计量测算出来的。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日。把完全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作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即初一,又叫朔。把月亮最圆的那一天称为十五,叫望。月亮正好是半圆,且圆的一边向西时,是月的初七或初八;圆的一边向东时是二十一或二十二。人们根据月的圆缺,就大致知道这个月的日期了。
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不是“天”的整数倍,约为29天半。根据现代计量测算,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29.530589天,合29天12小时44分3秒。我国农历规定,每月的时间轮流为29天和30天;29天是小月,30天是大月,这样1年里有354天,比阳历少11天;3年就大约少了1个月,为此又规定每3年增加1个月,就是我们说的闰月。
壬午马年没有“年三十”,是农历历法按朔望周期来编排的结果。为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十五必须是“望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就不好固定。辛巳蛇年的除夕是2001年2月11日,农历12月有30天,是名副其实的有“大年三十”;壬午马年开始于2002年2月12日,结束于2003年1月31日,农历12月只有29天,所以没有“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