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摇篮”是欧洲。并非西亚地区。古代欧洲的神职人员早在古代苏梅尔人使用文字前数千年业已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文字。这是两位欧美考古学家提出的一种新见解。
在过去的7000年中,人们曾煞费苦心地搜寻和创造能够记录和存储信息的图画及符号,使660种语言形成文字;无文字的语言则远远大于这一数字,约数千种。
像一部侦探小说
定居芬兰的德国语言学家、44岁的哈拉尔德·哈尔曼,从总体上观察和探讨语言文字史。以便将其划分为成百上千个语言分系统,然后再按不同专业归类以便能分门别类地加以阐释。卡普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字史》便是他献身这一巨大工程的力作。这部570页厚的著作是迄今为止将所有文字体系集于一部考证极为详尽的珍贵文献。这位史前史专家在其著作中所述及的内容读起来颇似一部侦探小说:要缄默数千年的“证人”开口;理顾各种文字之间的横向关系;理由充分地修补它们之间短缺的环节;最后形成一幅将迄今为止被教科书一直采用的文字起源学说彻底否定的生动画面: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体系并非出自古苏梅尔人之手。此前2000年,即公元前5300和3500年之间,古代欧洲一个文化区即已使用过一种至今尚未破译的文字。这种文字的残迹历经数千年漫长岁月如今才被发现。
书写并非源于某个史前高度文化地区。然后输出到其他文化区。文字和符号乃是由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书写者彼此独立地创造的。
最早一批不流畅的文字符号是由神职人员、而不是由世俗官吏刻划在书写材料上的。他们起草的各种公告部涉及上界诸神。若干世纪之后,书写才逐渐为世俗百姓所采用。
温察文化的惊人发现
专家们历来认为,“文明摇篮”和文字发源地是西亚一些文化地区。在美国生活的立陶宛女考古学家玛丽姬·吉姆布塔斯力排众议,有力地还原了文字史的本来面目:在挖掘历史文物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种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到6000年的古代欧洲残存下来的文字符号。基于这一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系形成于从巴尔干中部和东部山脉到乌克兰西部,自多瑙河中游到亚得里亚海南部这一地区。这种文明是由操印欧语的农民创造的。他们当时已拥有占地10公顷以上类似城市的居民点。这个地区的代欧洲人以其鲜明的宗教观念、特定的制陶技术以及别有一格的建筑风格区别于欧洲其他地区。在他们的冥冥天国中生活着乳房硕大、臀部凸出的女性神祈。除金牛神外,别无其他男性上帝。看来他们尚处在母权制时代。
考古学家沿着吉姆布塔斯的足迹,先后发掘出5个公元前5000年曾繁荣一时的古欧洲文化区遗址。这些人类最古老的文字的见证因发现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以东14公里的温察(Vinca)城,故被命名为“温察文化”。
科学家们19世纪在古欧洲局部文化区曾不止一次地发现过镣草难认的字迹。尽管如此,他们仍固执地认为,古苏梅尔商人不但给巴尔干地区的居民运去商品,还为他们提供了第一批文字。
近20年来,由于确定绝对年代的技术不断得到改进,上述说法才开始受到冲击。借助于确定绝对年代法证明,温察文化的符号与古代苏梅尔人的象形文字之间存有一个长达2000年的历史空隙。研究人员认识到,温察文字决非是从外域输入的,而是“土生土长”形成的。他们在残存的陶土上找到200多个包括数字和度量衡在内的单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