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常识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学习语文,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掌握其中蕴含的智慧道理。语文小常识,帮助你快速的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打开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的大门。

词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语文小常识 ›› 词汇 ›› 文章正文

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

责任编辑:小西瓜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20日 14:36 浏览次数:2271
No.A52887

中国对联常修辞手法,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种:

一、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对比喻法对联是大家比较普遍知道的,毛泽东在其著作曾经引用,它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二、人格化:

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这是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烛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着一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征。这是承袭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更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着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一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一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返回〖语文小常识〗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