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不仅是教学理论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教学实践工作者心系神牵的对象。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中出现了诸多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但无庸置疑的是课堂中的基础差的学生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收益,因而最终从整体上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益。可见,篇首提及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问题又可以具体分解出“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中的后进生的学习效益”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参加了“自然分材教学”实验,并重点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了“补读”这一策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益。下面就“补读”的内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阐述,求教大方。
一、“补读”的内涵与实施
“补读”是自然分材教学中的一个策略,它是指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某一教学内容的教授结束之后,对尚存疑惑的学生所采取的一种补充性学习或“阅读”以解疑惑的方式。“补读”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在结束某个新知识点的学习时有大致相同的效益,不带着问题前行,为后续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补读”的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确认补读生。上课伊始,全体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即文本,这时每个学生都是普读生。普读结束后,旋即作业,当某学生作业出错或不解、不畅时,他可以视自己为补读生,要求教师提供补读机会。二是教师提供“补读文本”。补读生自我确定后,教师就视补读生作业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补读文本。该文本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随机组织的,它通常包括该学生在阅读“普读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等。三是师生共同探讨补读文本。其具体形式又包括教师与该补读学生的直接交流和由先行的“知者”或“导生”与补读者互动等。
二、“补读”的效果
(一) “补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改善了师生关系
在没有实施课堂“补读”策略前,教师按照统一的步骤实施教学计划,因此,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从而疑窦丛生,日积月累便滋生厌学感,对教师也存距离感。而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却感到老师重复讲的内容多,收获不大,因而也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教师的反感。开展课堂“补读”以后,教师虽然也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普读文本”,但借助补读策略实施的有关环节,基础差的学生获得了适合自己步伐的文本;基础好的学生也有了先行的机会。并且,随着补读策略的实施,教师与学生个体有了更多的沟通渠道,优生和弱生都感到老师的课是为自己设计的,弱生更感到老师对自己特别关怀。这样一来,他们都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要求。下面的诸多例子便是对此的最好说明。一个是吴浩兵同学,他最初的数学成绩只能考40几分,因而对数学学习很厌恶。开展课堂“补读”以来,他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由原来的40多分进入到现在的中等成绩的行列,更为可喜的是他已经喜欢上了数学,成了个数学迷。另一个例子是黄佳成,从前他对老师很冷淡,不听课不做作业。由于课堂“补读”的沟通和关怀,现在他不仅能做对数学作业,也喜欢接近老师,变得遵守纪律了。尤其要强调的是,这两名学生以前都是班上让老师头痛的学生,现在懂得了尊重老师。类似的还有赵亮、郭爱、林鹏洁、李依雯、吴艳芳等。优生变化也有很多突出的,如康博文的妈妈给我说过几次,说孩子在家一看书就是数学,并要我做他的工作,让他也喜欢一下其他的学科,使其他学科也能够齐头并进。陈建洲的爸爸给我写信说他的孩子的数学明显有更高层次的进步,很感激老师。李曹锋、吴慧、罗帅、王申亭、沈建生、邓廷序、李憬昱等均能或扩展学习或超前学习。由于有了这种亲和性较强的学习氛围,许多学生的学习的或非学习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二) “补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人自2005年3月下旬开始实施自然分材教学,并重点开展补读研究,取得了些许成就。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实验班数学成绩的进步情况
项目 |
05年3月 |
05年10月 |
06年3月 |
年进步幅度 |
均分 |
56.7 |
59.6 |
67.6 |
10.9 |
及格率(%) |
45 |
59 |
69 |
24 |
优生率(%) |
19 |
21.4 |
28.6 |
9.6 |
表1显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实验班的数学成绩的均分进步了10.9分;及格率提高了24个百分点;优生率提高了9.6%。
表2 实验班与年级数学成绩最好班的比较
时间 班级 |
数学均分 |
数学及格率(%) |
数学优生率(%) |
||||||
05年 3月
|
05年10月 |
06年 3月 |
05年 3月 |
05年10月 |
06年 3月 |
05年 3月 |
05年10月 |
06年 3月 |
|
实 验 班 |
56.7 |
59.6 |
67.6 |
45 |
59 |
69 |
19 |
21.4 |
28.6 |
年级最好班 |
67 |
62.8 |
69.5 |
69 |
64 |
69.8 |
38 |
23.8 |
25.6 |
两班差
上一篇:
情境教学:数学学科的探索
下一篇:
浅谈自信和化归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尝试
热门文章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