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作为人教版新教材实验区之一,在各位专家和各级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加深了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取得了教学过程中宝贵的第一手实验资料。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实验也促使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迅速地进入我们的课堂,加大了我区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下面结合新教材实验重点谈一谈新教材实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数学课堂活动化,增强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使数学课堂活动化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新教材很多内容的编排设计都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完成的,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达到“做数学”这一目标。这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活动中发现、活动中发展。而数学课堂活动化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体现出其必要性。新教材在内容设计与编排上也突出了这一点。例如,比长短、比高矮的内容,课本上设计了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比一比:有的用学具量,有的背对背站在一起比;再如“图形的认识”一节的练习设计,几个小朋友在玩不同形体的积木:有的在推、有的在滚、有的在转……课本上类似的内容很多。这样的编排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再照本宣科,不能再是教师讲完后学生简单地算一算,画一画。每一部分内容都必须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例如:“比一比”,就要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一比、试一试;“认识图形”就要让学生玩一玩不同形体的积木,实际体验一下哪些可以推动,哪些可以滚动,哪些可以转动,为什么。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亲自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进而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过程,领悟物体的特征,掌握学习方法。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和教师一起研究教材,注意深刻把握每一个例题和练习设计的内涵,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体会其设计意图,突出了以活动为主线的原则。尽量把适合教师教的内容设计成学生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知识教活,使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例如,我们帮助教师设计的“连减”这节课,新课设计了一个“抢椅子”的游戏:8个学生上台,抢坐6把椅子,第一轮下去2个,第2轮6个人抢坐4把椅子,又下去2个人。活动结束后先让学生说一说活动过程,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讨论列式、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结果不论是连减的意义还是连减的方法,学习效果都出乎预料。这完全得益于学生的活动。首先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其次活动内容与数学知识结合巧妙,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其数学意义,使学生在亲身参与过程中,全神贯注地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到了其思想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针对新教材带来的课堂教学新变化,我们教研室还确定了“活动数学”的课题实验方案,全面渗透新课程标准精神,推广新教材实验的初步成果。为全面使用新教材做好了准备。
二、注重情景的创设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新教材中大量情景图的使用,我认为是新课程标准这一基本理念的体现方式之一。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向上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新教材中大量的情景图首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有了情景图的启发,结合教师的精心编排和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页“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插图,有的教师作了这样的处理,首先提问:“同学们放学回家后最喜欢干什么?”不少学生回答:“看动画片。”教师接着问:“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动画片,高兴吗?”全班学生立刻兴奋起来。这时教师演示“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多媒体课件。尽管课件动画效果比不上电视,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但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上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学生情绪由上课初始的严肃、紧张变得放松、主动、投入。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促使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高度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更加认真仔细。当学生说观察结果时,有些答案甚至是老师和编者都意想不到的。例如:“一只小猪的两只耳朵和一只小兔的两只耳朵同样多。”“空心砖的两个孔和小猪的两个鼻孔同样多。”……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情景创设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切实感受到了课堂的变化:学生愿意学数学了,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学习兴致更高了,总之更喜欢数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