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字历史悠久,造形美观,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揭示汉字独特的本质,构建儿童快速识字、大量阅读、高效习作的可操作程序,创建中国文化语言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信息时代的呼唤。
1984年秋,我在一所小学任四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当时我发现学生习作中错字、别字、病句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识字量低所致。"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没有对2500个常用汉字和1000个次常用汉字的认识、了解,就无法进行阅读。读得少,写作当然就困难。那么,怎样才能让儿童在较短时间内,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这可爱的、神奇的3500个字呢?于是,我便对幼儿汉字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究。
我审慎地对我国古代《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私塾教材进行剖析,认真学习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炳人识字》等识字方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识记特点,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广泛听取了省内外专家、学者、教师的意见,创造出了有趣味、易掌握、用时短、少遗忘、高效率的识字方法--中国成语识字。
如果说汉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那么,成语就是最闪亮的钻石,成语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结构严谨。在《中国成语识字》的所有韵文中,成语在句子中的功能都是充当造句单位,而且都是作为主语出现的。所选210条成语皆有一段故事为背景(典故)。以这种言简意赅,具有丰富内涵的典故为识字教材,是对沿袭了几十年狭窄的以生词解释生字,音、形、义分家的识字法的一次突破。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快速识字、提前阅读、快速习作有机衔接的创新。
成语典故有的来自古代文献。像"夸父追日",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办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闻鸡起舞",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概括;有的是由古书中的名言警句节缩而成,如"水落石出";有的来自群众口语;有的来自宗教经典或中外寓言......在《中国成语识字》韵文中,前两句用通俗语言写出了典故本义,后两句揭示了由故事而联想的道理。其目的在于为儿童识字提供一个广阔的、可以使儿童产生联想、尽情发挥想像、超越历史时空的语言环境。儿童通过听、看、读、想、说、表演成语故事学习汉字,不仅可以学习最精粹的语言、词汇,而且满足了儿童提前阅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