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图文精美,可读性强,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着众多的语文教师。大家都希望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诠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要求,用崭新的课堂面貌推动课程改革。可是,我在不同地区的十多所学校听了几十节课后,觉得有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共同商榷。
误区一:未能正确把握要认的字与要写的字的教学要求
实验教材中,低年级汉字的教学是认写分开的。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求会认的字只需做到“见其形读其音”,要求会写的字则不仅会写,还要懂其意思,并学习在表达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把要认的字逐个进行字形分析,甚至要求学生抄写,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另一种是把要写的字只是让学生写,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明其意并进行表达运用的训练。
对策:
1.遵循儿童认识的规律,把认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教师指导认字的时候,不要要求学生用结构法、偏旁部首替换法等去进行字形的分析与记忆。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一种符号,人的大脑对符号信息的输入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少三四岁的小孩都会认字,但他们没有多少是按照老师教的什么结构法、偏旁部首替换法去记忆的,而大多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记忆而获得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2.把认字与写字放在实践的环境学习。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好处,学生才会重视它。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看书读报,在阅读中识字;通过认读路上的广告、招牌,给家里的、教室里的物品写名字;写图文结合的日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用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