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初印象就是“人文性”的提法取代了原来的“思想性”“人文性”到底为何物?“人文性”的提法到底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变革?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如何去体现?我有幸读了何侠斋先生主编的《现代小学人文教育》,受益不少,现我把一点自己的理解写在这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何为“人文”?通俗地说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的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所谓“人文教育”,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也有学者将它简单概括为:“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关于小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2.懂得基本的做人道理。3.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小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两个系列:1.自主自律教育。2.爱和美的教育。
在倡导人文教育思想的教学中要注重哪些教学原则呢?
1.和谐发展与个性自由发展相结合。要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智慧发展的人生完满。
2.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积极相结合。“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致力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觉积极的学习习惯。”
3.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及活动的能力。”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统一要求是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因材施教是促使各个学生实现个人最佳发展的重要途径。
5.教学相长。教师要注重在教的同时,务必放下架子,也能向学生学。“教师不要在师生之间刻意划出一条鸿沟,而是‘我——你’的关系。”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小学语文中的“人文性”体现。
中国语文教学令人忧思,现在有一种观点正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语文的训练理解为纯知识技术的训练。教师讲得太多,问得太碎,学生读得太少,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塞满整个教学课堂,这样的训练既不利于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也淡化了人文方面的教育,大大削弱了语文教育的功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焦点仅仅是“知识”与“能力”,于是就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熏陶和浸润,忽视了那一份“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自觉不自觉地就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肢解”课文,满足于“理性”的眼光,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做到人格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