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比之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有突破性的时展。但《语文课程标准》要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效,还有赖于语文教师的理解落实。没有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要顺利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语文课程标准》。
一、把握语文教学特点,尊重独特体验,培养良好语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影响深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学生阅读课文,不仅是一种“发现”、“吸收”,而且是一种创造。语文材料为学生留下的“空白之点”和“顿歇之处”,应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填充。因此,语文教学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深入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理解和对某篇作文的要求,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自身感知、领悟了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
二、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应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地位发生变化。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这个角色如何扮演?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